发布时间:2025-10-15 17:04:09    次浏览
八十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心怀希望和光明,义无反顾地踏上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以非凡的意志成就了一段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史诗。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翻开那些承载着血与火的篇章,一张张生动的面孔恰是这段光荣与伟大历程的最好注解。 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从今天起在“两微一端”隆重推出百集精彩影像微展播《不忘初心忆长征·精神永存向未来》下篇,全面开启80年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长征“记忆”,重塑“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和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今天推送的系列微视频是“长征路上的会议”。 通道会议:战略转兵 挽救中央红军 目睹一路西征损兵折将,红军或将毁灭之时,身处逆境的毛泽东破解了国民党在湘西以重兵构筑四道防线,张网以待、“请君入瓮”的计谋,提出了挽救党中央、挽救红军的战略转兵计划。这就是长征史上极为重要又少为人知的通道会议,在危机中挽救了3万多中央红军。(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黎平会议:看到“黎明曙光” 历经悲壮的湘江战役后,从广西老山界,到湘黔边界,再到黎平,中央红军高层领导和党中央的核心决策人物苦苦思索党和红军的命运。在黎平翘街召开了黎平会议,最后确定了向贵州转兵的战略决策,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终于被党中央采纳,避免了陷入重围的危险,使红军争取了主动。黎平会议是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战略转变的关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遵义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积极发言,支持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从而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会议批判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秦邦宪(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制订了红军今后作战的基本方针。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 苟坝会议:马灯照亮前行路 苟坝会议,一个胜利的大会!它是遵义会议的继续,也是遵义会议的收官之作。手提马灯走暗夜象征了真正的革命者排除万难也要坚持真理的信念和决心。毛泽东在遭受孤立时的坚持,不仅挽救了红军,彰显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也进一步树立了他在红军中的威望。从苟坝会议开始,毛泽东正式成为新的军事三人组的主要指挥者,成为革命队伍的领导核心。(视频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 瓦窑堡会议:举起抗日旗帜 瓦窑堡会议是长征途中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会议科学地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瓦窑堡会议后,红军决定东渡黄河,把红军行动与革命根据地发展的主要方向放在山西、绥远等省,积极打通抗日路线,准备对日作战。(视频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资料来源:江西网络台编辑:朱梦瑶